升降机的消防功能主要通过两种模式实现:消防迫降和消防员服务(消防员电梯)。其目标是火灾时限度保障人员安全并辅助消防救援。
以下是实现方式:
1.触发机制:
*消防联动信号:当大楼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确认火警(通常需要两个独立探测器信号)或消防控制中心手动确认后,会向电梯控制系统发出强制消防信号。
*消防开关:在首层(或消防员入口层)设置消防开关(通常带玻璃罩)。当消防员或授权人员击碎玻璃并操作此开关时,直接消防员服务模式。
2.消防迫降模式:
*目标:将所有普通乘客电梯安全撤离服务,防止人员被困在电梯内或误乘进入火场。
*实现过程:
*响应信号:接收到消防迫降信号(通常是火灾报警系统发出的阶段信号)。
*立即行动:无论电梯处于何种运行状态(上行、下行、开门、关门),立即取消所有内选和外呼指令。
*直达首层:电梯以快安全速度直接运行至预设的“迫降层”(通常为首层或安全疏散层)。
*开门释放:到达迫降层后,电梯开门,释放轿厢内乘客,并保持开门状态。
*停止服务:电梯停止运行,不再响应任何普通呼叫。轿厢内照明和通风可能关闭以节能。
*防止误用:各层站呼梯按钮失效(部分设计首层按钮可能保留用于后续消防员操作)。
3.消防员服务模式:
*目标:为消防员提供在火灾中相对安全可控地使用特定电梯进行灭火和救援的通道。
*实现过程:
*电梯:只有符合严格消防标准(如防水、备用电源、结构强度)的电梯(即真正的“消防员电梯”)才能进入此模式。
*手动:通常通过首层(或入口层)的消防开关。
*优先权转移:电梯控制权完全移交给消防员。
*独立操作:
*消防员需持续按压轿厢内的“关门按钮”直至门完全关闭,电梯才会运行(防止夹伤或门被障碍物卡住)。
*消防员通过轿厢内操纵盘上的目标楼层按钮选择要到达的楼层。外呼按钮完全失效(包括首层)。
*电梯只响应轿厢内的指令,直达所选楼层(中间不停靠)。
*到达目标层后,门不会自动打开,消防员需持续按压“开门按钮”才能开门(同样出于安全考虑)。
*关键保障功能:
*应急电源:由消防备用电源(如发电机、蓄电池组)供电,确保断电时电梯能继续运行足够时间(通常≥1小时)。
*应急照明与通风:轿厢内提供持续照明和通风。
*消防员通信:轿厢内设有直通消防控制中心的紧急对讲电话或通信系统,确保被困时可求救。
*防水保护:厅门、轿门、层门地坎等关键部位有特殊密封设计,防止灭火水流渗入井道导致短路或腐蚀。
*耐火结构:电梯井道、机房、层门具备一定的耐火极限,为消防员提供相对安全的运行环境。
总结:
消防功能的实现高度依赖与火灾报警系统的可靠联动、的控制逻辑切换以及消防员电梯特有的硬件保障(电源、防水、通信、耐火)。消防迫降旨在清空普通电梯,而消防员服务模式则为救援提供一条可控的垂直通道。这些功能严格遵循国家/(如GB26465,EN81-72/73,ASMEA17.1/CSAB44)进行设计和验证,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升降机(包括电梯和施工升降机等)防逆转装置是一种至关重要的被动安全保护装置。它的使命是在升降机驱动系统意外失效(如电机断电、传动链条/皮带断裂、齿轮损坏等),导致轿厢或吊笼因自重而失控下坠(自由落体或下行)时,立即、自动、机械地阻止其下坠运动,防止灾难性的“蹲底”事故发生。
功能与工作原理
1.检测逆转风险:当驱动系统失效,轿厢/吊笼在重力作用下开始向下加速(逆转),其运动方向与正常运行方向相反。
2.触发制动机制:防逆转装置通过其内部的机械结构(通常与升降机的运行速度或方向变化相关联),感知到这种非正常的逆转运动。
3.执行止逆动作:装置被触发后,会利用刚性机械结构(如棘爪、楔块、摩擦片等)牢固地卡住/楔入升降机的导轨、齿条或的制动轨道上。这种动作是纯机械式的,不依赖于电力或液压动力,确保在动力完全丧失的情况下也能可靠动作。
4.阻止下坠:一旦卡住/楔入,巨大的摩擦力或机械啮合力将轿厢/吊笼牢牢锁止在当前位置,有效阻止其继续下坠,为救援争取时间,程度保护人员和设备安全。
常见类型
*棘轮棘爪式:
*在驱动轴或与运行速度同步的部件上安装棘轮。
*正常运行时,棘爪在离心力或弹簧作用下与棘轮保持分离或顺滑啮合。
*一旦发生逆转且速度超过设定值,棘爪在重力、离心力或弹簧力的作用下迅速嵌入棘轮的齿槽中,形成刚性啮合,阻止逆转。
*双向安全钳式(常用于电梯):
*安全钳体安装在轿厢两侧,钳块在正常运行时与导轨保持微小间隙。
*当检测到下行(逆转的一种表现)时,限速器通过钢丝绳拉动安全钳的联动机构。
*联动机构使楔形或滚柱式的钳块强力夹紧导轨侧面,利用摩擦力将轿厢制停。
*电磁式(常作为辅助或触发装置):
*利用电磁铁原理,在失电时(如主电源故障)自动释放制动块或触发机械锁止机构。
*常用于触发更强大的机械制动装置或与棘轮机构配合。
*摩擦片式:
*类似于鼓式或盘式制动器。
*在逆转发生时,制动蹄或摩擦片在离心力、弹簧力或触发机构的作用下,压紧制动鼓或制动盘,产生巨大摩擦阻力实现制动。
重要性
*后防线:防逆转装置是继主制动器(如电机抱闸)失效后的后一道机械安全屏障。它专门针对危险的驱动系统完全失效工况。
*被动安全:其动作完全依赖于物理原理(重力、离心力、弹簧力、摩擦)和机械结构,无需外部能源,可靠性极高。
*法规强制要求: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电梯、施工升降机等特种设备安全规范,都强制规定必须安装有效、可靠的防逆转装置(或具有同等防坠落功能的安全钳/限速器系统),并定期进行严格的检验测试。
*:有效防止轿厢/吊笼失控坠毁,直接保护乘员和下方人员的生命安全,避免重大财产损失。
总结
升降机防逆转装置是保障垂直运输安全不可或缺的部件。它通过纯机械方式,在驱动系统崩溃、轿厢面临失控下坠的千钧一发之际,果断介入,将其牢牢锁止。其设计、制造、安装和维护都必须符合高安全标准,并通过定期检验确保其时刻处于待命状态。它是升降机安全运行体系中,守护生命的那道至关重要的“机械保险”。
关于直臂机的噪音标准,需要明确一点:没有一个单一的、统一的“直臂机噪音标准”数值。噪音限值取决于几个关键因素:
1.直臂机的具体类型和用途:“直臂机”这个名称比较模糊,可能指代多种设备:
*工程机械类(常见):例如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这类设备通常有相对明确的标准。
*健身器材类:例如某些带有直臂结构的力量训练器械。
*其他工业设备:如某些物料搬运设备或机械臂。
不同类型的直臂机,其噪音标准截然不同。
2.适用的法规和标准体系:
*:如ISO(化组织)标准。例如:
*ISO15744:规定了手持式非电动工具噪音测试方法(可能不直接适用,但方法有参考价值)。
*ISO3744:规定了使用声压法测定噪声源的声功率级(适用于很多机械)。
*ISO11201:规定了在操作者位置(如驾驶室)测定噪音声压级的方法(对工程机械尤其重要)。
*国家/地区标准:
*中国:GB16710《土方机械噪声限值》是标准,规定了各类土方机械(可能涵盖高空作业平台等)的司机位置噪音限值和机外辐射噪音限值(声功率级)。具体限值根据机器的功率大小、类型、生产日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限值要求)而不同。例如,对于功率在55kW以下的液压挖掘机、装载机等,司机位置噪音限值通常要求低于80dB(A),机外辐射噪声限值要求低于103dB(A)甚至更低(取决于阶段)。高空作业平台通常参照类似标准或更具体的行业标准。
*欧盟:需符合CE认证要求,涉及机械指令(2006/42/EC)和噪音排放指令(2000/14/EC)。后者对特定类型的户外设备规定了声功率级和声压级限值。例如,欧盟StageV排放标准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噪音也有严格要求,机外辐射噪音限值通常在96-107dB(A)范围(具体看功率和类型),操作员耳边噪音通常要求低于85dB(A)。
*美国:OSHA(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主要规定工作场所的暴露限值(如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值不超过90dB(A)或85dB(A),取决于行动水平),而不是设备本身的出厂噪音限值。设备噪音需满足ANSI等标准或州/地方法规。
*行业/企业标准:制造商可能有更严格的内控标准。
3.测量位置和方法:
*操作员耳边噪音:这是的指标之一,关系到操作人员的职业健康。通常要求在驾驶室或操作位置测量,目标是将8小时等效声级控制在70dB(A)到85dB(A)以下(具体安全限值依据各国职业卫生标准)。现代设计精良的设备应努力做到≤75dB(A)。
*机外辐射噪音(声功率级):影响环境和其他工作人员。以分贝(A)[dB(A)]为单位,数值更大(因为代表总声功率输出)。大型工程机械通常在95dB(A)到110dB(A)范围内。法规会规定具体限值。
*特定距离的声压级:如设备周边7米或15米处的噪音水平,常用于环境评估。
针对常见的情况——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
*操作员耳边噪音:制造商的目标通常是控制在70-80dB(A)范围内,的设计可以做到≤75dB(A)。这需满足职业健康标准(如中国GBZ2.2,欧盟指令要求)。
*机外辐射噪音(声功率级):根据功率大小和所遵循的标准(如GB16710,欧盟2000/14/EC),限值通常在96dB(A)到105dB(A)左右。具体数值需查阅设备铭牌或符合性声明。
*环境影响:在居民区或夜间施工,还需遵守当地的环境噪音标准(如中国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这规定了不同区域和时段的允许噪声级(如昼间60-70dB(A),夜间50-55dB(A))。设备本身的辐射噪音加上传播衰减后,需满足该要求。
针对健身器材类直臂机:
*这类设备通常没有像工程机械那样严格的法定出厂噪音限值标准。其噪音控制主要依靠制造商的设计(如使用静音轴承、减震结构)来提升用户体验。
*健身房内的整体环境噪音需符合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或建筑隔声设计规范。单台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在正常使用和维护下,通常在60dB(A)到75dB(A)范围内被认为是可接受的,过高的噪音(如>80dB(A))会引起投诉。中国行业标准如QB/T3912(健身器材通用安全要求)或JB/T12218(固定式健身器材)可能包含对异常噪音的限制条款,但主要关注安全而非具体分贝值。
总结与关键点:
1.无统一值:不存在一个简单的“直臂机噪音标准”数值。
2.看类型和用途:工程机械类(高空平台)有较明确的法规限值(操作位<85dB(A),机外辐射噪音约96-105dB(A));健身器材类主要靠设计控制(期望值<75dB(A))。
3.遵标准体系:必须依据设备销售地的强制性标准(如中国GB16710,欧盟噪音指令)。
4.明确测量点:操作员耳边噪音和环境辐射噪音限值差异巨大。
5.实际值受多因素影响:设备新旧程度、维护状况、工作负载、环境背景噪音、测量方法等都会影响实测值。
因此,要了解特定直臂机的噪音是否符合标准,准确的方法是:
*查阅设备铭牌和符合性声明/检测报告:制造商必须标明其符合的相关噪音标准及限值。
*参操作手册:通常会提供噪音水平信息。
*了解设备使用地的法规要求:特别是职业健康和环境噪音标准。
*进行噪音检测:如果需要验证或评估实际影响。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您理解直臂机噪音标准的复杂性和关键考量因素。